夜哭郎,婴儿抑郁症 ?
- 来源:安太
- 作者:陈凤林
- 更新日期:2016-11-07 20:33
- 点击:次
婴儿抑郁症:又称依附性抑郁,出现于婴儿期的一种特殊的抑郁症状。这种抑郁主要是由于婴儿早期母子分离对儿童情绪行为的影响所致。先是一个抗议阶段,此期婴儿老是啼哭,如幼儿已能行走和讲话,则四处寻找父母,不停地多动,易激动。约1周后,这类抗议活动减
婴儿抑郁症:又称依附性抑郁,出现于婴儿期的一种特殊的抑郁症状。这种抑郁主要是由于婴儿早期母子分离对儿童情绪行为的影响所致。先是一个抗议阶段,此期婴儿老是啼哭,如幼儿已能行走和讲话,则四处寻找父母,不停地多动,易激动。约1周后,这类抗议活动减少,呈现绝望,抑郁,或退缩表现。此时,婴儿对环境没有反应,失去兴趣,面肌松垂,面部呈现抑郁或沮丧的表情,低声抽噎或啜泣,而不再嚎啕痛哭,一般经过数周后,多数儿童渐渐从这种抑郁退缩症状中恢复过来,对环境能有正常的兴趣和反应。这种抑郁被称为婴儿的依赖性抑郁,此时婴儿的体重不增加,出现退缩,面部表情淡漠,显得可怜巴巴的样子。易激惹或精神运动性迟钝,亦可出现身心疾病,有的可能由于营养不良而夭折。一般认为依附性抑郁多发生于6个月以后。儿童抑郁症。如及时治疗,一般预后良好。如果未能及时治疗,青春期抑郁症有反复发作和发展为双相情感性疾病的危险。
1、基因。
要是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曾得过抑郁症的话,那么孩子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为25%,要是父母双方都得过抑郁症,那么孩子患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到50%又或者更高。
2、神经物质失衡。
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,也就是血清素、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,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。要是孩子患上抑郁症,那么可能是因为这类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引起的。
3、受过伤害。
一半的抑郁症患者,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、使生活发生巨大变故的事情。例如:失去最爱,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,或者是事故中的受害者。孩子对于这些重大的创伤都是无力的,他们的心理都会产生阴影。
4、内尔蒙分泌发生变化。
学龄前的孩子也容易患上抑郁症,不过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孩子,多数处于青春期。那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荷尔蒙正在发生变化,男孩子和女孩患上抑郁症的比例是相似的,但是在10几岁到进入成人期的阶段,女孩患上抑郁症的比例较高,是男孩的2倍。荷尔蒙的变化和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所在。
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抑郁症的致病因素,虽然不能够确切的说哪种孩子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会高些,但是这些原因都是比较主要的。
治疗,去除病因,推拿和按摩,改善循环,提高免疫力。持之以恒。时间,每次以20分钟为宜。更好早、晚各1次,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。洗澡后。为了加强疗效,防止皮肤破损,在施推拿术时可选用精油、按摩乳等做润滑剂。
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,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、受伤的部位、不适的所在、特定的腧穴、疼痛的地方,具体运用推、拿、按、摩、揉、捏、点、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。
方法一点按经穴:患者仰卧,医者站立于者左侧,用左掌按压中脘穴5分钟,力度由小至大,随着患者吸气逐渐下压,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,然后用拇指按揉神门,并用同样方法按揉膻中、大陵、丰隆、三阴交各1~2分钟,以患者自觉局部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。轻点背俞:患者俯卧位,医者立于患者右侧,以食指轻轻按揉心俞,并以同样方法按揉肝俞、膈俞,每穴1~2分钟,以患者自觉局部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。方法二患者俯卧,裸背放松,术者立于床旁。(1)基础手法:在背部划分五道线,由大椎穴至长强穴的连线为第一道线,此连线上的穴属督脉;督脉左右各旁开1寸5分,由大杼穴至白环俞穴的连线为第二、三条线;由附分穴至秩边穴的连线为第四、五道线,二、三、四、五道线上的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在五道线上施拨、摩、啄、捏、拍五种手法,每种手法各操作3~6遍。每种手法约3分钟,共计15~20分钟。①拨法:医者用四指分别在五条线的位置由上向下拨弄(如拨珠算子)3次,使表皮出现红色,拨的作用可以刺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。②摩法:医者用双手指掌在五道线的位置上往返各抚摩3次,摩的作用可以使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气血循环更通畅。③啄法:医者用双手或一手五指并拢成梅花针形,沿五道线由上向下轻快地啄击各3次。啄的作用是强力刺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以及周围的皮肤、肌肉、穴位、神经,使其兴奋并达到治疗作用。④捏法:医者分别在五道线的位置,用双手的拇指、食指、及中指提捏皮肉并由上向下移动3次,捏经第三、四节腰椎时,用力高提3次(此时可听见响声),最后用双手掌摩挲全背5~6遍,两腰窝处更需反复摩挲。⑤拍法:此法与叩打法或叩击法相似,不同的是拍轻、打重,叩重、击轻;拍得轻重、快慢不同,可取得“动”或“静”、“兴奋”或“镇静”的不同效果;如叩、敲及打等重快的手法,起到兴奋紧张的作用;如拍、击及小击等轻和慢的手法,起到平和舒缓的镇静作用。(2)掌振法:患者仰卧,腹部松弛,医者右掌按压在患者腹部,掌心对准神阙穴,施以震动,使治疗部位产生温热的感觉。频率要求在150~200次/分钟,时间5~10分钟。掌振法通常有镇静的作用。
看完还想再了解一下,请加站长微信xjatrsa 即刻沟通!本文禁用于商业用途,转载需注名出处,否则追究法律责任!